將運動當成每日生活的一部分,持之以恆,絕不藉故偷懶!


常打球的球友都會有一些困擾,不是手肘、上手臂有問題,就是小腿肌肉太緊、或拉傷,這絕對與運動習慣有關。運動前、後拉筋動作做得太少、或根本沒做,匆匆忙忙的就上場打球,若上場後能先拉拉球,一段時間後再比賽,受傷的機率可能少點,但若連賽前的拉球動作都省了,那就更容易受傷了!



在幾所學校教球,上課時間到了,老師們才姍姍來遲,暖身動作都沒作,就急急忙忙開始練球。因此,一段時間後,幾乎每個人都有類似的傷痛。看來,嚴格要求運動前、後的暖身,似乎有其必要。



最近,因腳傷已大致痊癒,因此可以正常的練球,我仍然維持習慣,喝完精力湯,作15分鐘的暖身後才開始運動。腳傷的那段時間,空拍揮的多,俯地挺身、仰臥起坐也作得較勤,因此基本體能都還能維持住,跑動、跳躍、揮拍就沒甚麼顧忌了!



最近,教球課程中的某一部分是-----要求學員先在球場的中後場打一長球後,接著在網前挑高遠球,後退三步到中後場,往右前側跑三步抽對角高遠球,原路折返,再往左前側跑三步抽對角高遠球,再原路折返,一次四個球,每回跑9趟,共36個球。接著,腳步相同,可挑直線高遠球、或放短球,每人共需跑108個位置。看大家跑完後,氣喘吁吁,、汗流浹背,總感覺大家的體力太差了!!今日練球,揮空拍、跑相同腳步,一次36個位置,休息一分鐘後,再繼續,共跑了10趟,360個位置,才感覺腳有點酸,看來,長久的體能鍛練還是有其成效!



幾年前,體能練的很勤,通常我會去虎頭山跑階梯,第一段階梯共134階,上去、下來算一趟,跑十趟。第二段階梯90階,階與階間隔較遠,跑起來較費力,上去、下來跑五趟,每星期跑三次,我的體力就是在那段時間練出來的,現在想想,真的有點瘋!也好久沒跑階梯了,過段時間,還想去試試,看看體能衰退多少?



練完了腳步,作完了運動後暖身,通常會再花10分鐘作手部按摩,揮太多空拍,手部某些部位肌肉會很緊,作作按摩可以舒緩。再花個10分鐘用手掌再對小腿部位作拍打,舒緩腿部肌肉,約100分鐘完成今天的練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