將運動當成每日生活的一部分,持之以恆,絕不藉故偷懶!


不經一番寒徹骨,那得梅花撲鼻香

認清方向,鎖定目標,堅持不懈,終將有成功的一天


2011年世界青少年羽球賽於今天(11月六日)閉幕,10天的比賽順利結束,混雙由印尼隊分獲冠、亞軍女單由泰國選手取得冠軍,印尼選手居次,男單則由馬來西亞選手取得冠軍,丹麥選手居次,女雙冠軍為韓國隊,亞軍印尼隊,男雙冠軍為馬來西亞隊,亞軍為台灣選手獲得。此次比賽我代表隊榮獲團體第三名,男雙兩隊分獲第二、第三名,成果空前豐碩


看了今天的決賽,有幾點感想:


一、混雙:兩隊都採傳統混雙打法,攻擊時男在後、女守前排,能否克敵致勝,端看男選手扣殺球落點是否犀利、球速夠不夠快、夠不夠重,切球時,角度、落點是否能調動隊方,且前排之女選手網前短球、封球是否夠穩、夠快而定,男選手殺球當然往女選手的方向攻擊。防守時,對方攻擊球當然朝女選手方向扣殺,女選手或挑長、或放短,基本動作一定要非常確實,方能反守為攻,否則一昧防守,必然失守。


二、女單:發球還是採發長球,落點皆為中間位置,對發球者而言,應該較容易防手吧!泰國選手實力高於印尼選手一大截,但因太過有自信而輕敵,第二局竟然遭逆轉,但終場還是以2:1輕鬆獲勝。泰國天才小選手,世界排名竟高達13,真不可思議,難怪創女單三連霸,這記錄我想應該無人能敵了吧?。


三、男單:發球以短球為主,甚少發長球,新制規則採落地得分,先攻擊者較有利,因此發短球幾乎是一種趨勢。改採新制以來,其時對歐美選手較有利,歐美選手身高手長,扣殺球又強、落點又佳,較占上風。而亞洲選手體力好,耐操、耐磨,以防守為主,在舊規則中較容易取勝。新規則實施以來,丹麥選手彼得蓋特,以35歲高齡尚能保持該國首強,還能在世界羽壇排名前四,可見一般。男單決賽本看好丹麥選手應能取勝,論世界排名、論實力都該強壓馬來西亞選手才對,但球是圓的,馬來西亞選手憑著穩定的長、短配球,及丹麥選手的頻頻失誤,硬是以2:1獲勝。


四、女雙:由韓國與印尼傳統對決,兩對實力伯仲之間,勝負取決於失誤的多寡。最終由韓國隊以2:1取得勝利。在舊制賽程中,女雙是較不容易引起看球興趣的,原因是:比賽時,大都採體力消磨戰,大都打長球、挑球、切球、短球居多,扣殺、平球反而較少,因此精采度不足,很難引起興趣。但改新制後,短球、挑球、扣殺、平推球居多,長球對抽的情形少多了,尤其,攻擊欲望強烈,過程也精采多了。


五、男雙:地主希望黃柏睿、林家佑對決馬來西亞選手。黃柏睿、林家佑昨天以2:1打贏印尼隊,而馬來西亞隊則以2:0修理地主另一希望田子傑、王志豪的組合。比賽結果,馬來西亞隊以2:0獲勝,報了亞青杯一箭之仇,而黃柏睿、林家佑雖然屈居亞軍,但也平了老前輩黃世忠、簡佑旬的記錄了,可喜可賀!


2011年世界青少年羽球賽於今天結束,可惜的是,比賽期間很少有基層羽球教練到場觀戰。國內難得舉辦國際賽,基層羽球教練應該要把握機會到場見習,因基層羽球教練對國內羽球發展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其實不管是基層羽球教練或青少年羽球選手都該到場見習。但比賽期間共十天,帶學生來見習,要請假、要交通費、要午、晚餐費,桃園鄰近縣市花費還算少,其他縣市的花費就是一筆龐大預算。若僅邀請基層教練觀摩也可,但負責單位是誰?體協?羽協?桃園縣政府?總該有人出來招喚才是,花錢要花在刀口上,不要僅是比賽結束時,笑著臉上台頒頒獎,一切就圓滿閉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