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在桃園國小上完這學期的最後一堂羽球課。上課中,談到了這一屆縣長杯機關團體女生組各隊的實力,今年報名的隊數有12個單位,分成四組,每組三隊,各組循環後,取前兩名,然後採單淘汰制,取前三名(冠、亞軍,另兩隊並列第三)。



桃園國小練球的女老師有13位,練球的年資至少都有四、五年之久,基本動作相當扎實(早期甲組選手姜金龍曾在這裡教球一段時間,已打好了不錯的基礎),但對外比賽的經驗缺乏,因此很沒自信。其實,以她們的實力,可分成兩隊參賽,在所有球隊中,兩隊都有前六名的實力。因此加強她們比賽的經驗,將列入日後練球的主要項目,也要求她們,以後每年的主委杯、縣長杯都將報名參賽。



在言談中,她們也談到在其他球場中與他人搭檔比賽的一些情況。因比賽經驗缺乏,信心原本不足,碰到的搭檔,若是那種球ㄧ處理不好就碎碎唸,嫌東嫌西,每次失誤時,就現場糾正,不留給你一點顏面者,打球的氣氛僵到不行,打球的心情也會盪到谷底;若是碰到脾氣好者,失誤時會鼓勵你,下了球場,也會指導你,這時會覺得打球是件快樂的事,達到運動的目的、球技也會進步。先前有兩篇文章,羽球怪咖---討喜篇、羽球怪咖---討厭篇,網友可回頭參閱,相信您一定心有戚戚焉,並會心一笑。



雙打搭檔,搭配時,會有幾種情形。


一、兩人實力相當,比賽經驗豐富,則攻擊、防守的跑位自然流暢,雖未曾搭配過,實力仍能自然發揮。


二、兩人實力雖然相當,却各懷心機,較勁意味濃厚,各玩各的調,自然沒什麼默契可言,贏球時,都覺得自己最強;輸球時,都是搭檔太差。不會私下檢討,也覺得沒檢討的必要,這種人球技能進步,那才真的奇怪!


三、一弱一強,若強者能帶領弱的,多給於鼓勵,少責怪,弱者會因而進步,強者也會更加讓人信服;若硬要將自己的技術、經驗強加在弱者身上,要求弱者能與你有相同表現,那是緣木求魚,越要求效果越糟,弱者將更無所適從。其實,說真的,你的實力較強,只是與你的搭檔比較,它日與更強的人搭檔,你可能會發現你的觀念或許並不全然正確



其實,雙打與單打不同單打是孤軍奮鬥,將自己的體能,技巧充分發揮即可,輸、贏自行負責。雙打則是一門複雜的互動心理過程,除了自己的體能、技巧外,尚需配合搭檔的體能、技巧,讓自己與搭檔的長項充分發揮,並互相彌補自己與搭檔的弱項,再配合默契的培養,方能呈現天衣無縫的組合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阿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